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应急要闻 / 正文

全面排查整治!杨凌打响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

12月2日,记者从杨凌示范区安委会了解到,为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年度工作任务,坚决防范遏制事故多发势头,示范区安委会印发通知,从即日起至2025年2月底,在全区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战”。

图片

此次“百日攻坚战”不分阶段,不分环节,坚持立查立改、动态清零、严肃问责,主要分为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部署开展排查整治、认真开展暗访抽查3个层面,着力解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整改不扎实、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不力等突出问题,切实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质量显著提升,一般事故有效遏制,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整治重点及内容

危险化学品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重点排查企业重大危险源等关键要害部位和冬防措施落实情况,易燃易爆场所电气防爆设施配置情况,动火、高处、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规范管理情况,化工装置开停车、检维修安全风险防控情况。强化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等重点企业监督检查,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安全监管,强化监测预警,落实智能化安防措施,坚决防控危化品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排查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情况,严厉打击设施设备“带病运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制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是加强危化品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人监管责任,结合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违法特点和规律,对过往危化品运输车辆严格落实“六必查”,严查车辆超速、超载、涉牌涉证、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不系安全带、私自改装等交通违法行为,以国省道、高速连接线为重点,加大巡逻频次,严管危险化学品车辆违反禁限行规定等交通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对涉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的监管,重点检查其在废弃危险化学品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中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废弃危险化学品贮存场地是否规范、标识是否及时更新等内容。同时,指导涉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严格落实各项危废管理制度,严守环境安全底线。

道路交通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及“营转非”大客车、渣土运输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酒驾醉驾等重点违法行为;严查货车、农用车、电动三四轮车非法载人、超载行为,规范快递外卖车辆使用管理。二是持续加大事故高发道路隐患治理力度,对今年以来发生过亡人事故的路段进行复盘、踏勘,深入排查治理风险隐患。结合岁末年初特点,对易出现大雾、结冰等路段提前摸排,排查整改问题隐患,做好交通引导管控。

消防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聚焦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养老机构、文物古建以及多业态建筑、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场所,持续深化畅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整治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消防车道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聚焦同一建筑容纳30人以上的生产加工车间、经营储存场所、员工集体宿舍,严查消防设施损坏停用、违章搭建彩钢房等突出隐患问题。三是严格管控人员密集、多业态混合经营和古建筑等重点场所在使用营业期间的动火作业,加强电气焊作业安全审批管理和过程监督,坚决查处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问题。四是加大对建筑保温材料生产、销售、检测、安装、改造、使用、拆除等全链条安全监管力度,严查涉及不合格建筑保温材料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非阻燃保温材料流向市场。五是督促指导社会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单位内部、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发动社区网格员、消防志愿者、楼(院)长等基层力量,提高群众防火安全意识和疏散逃生能力。

建筑施工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突出在建工程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市政设施、道路建设、污水改造、农村自建房施工等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整治工程转包、违法分包、不按方案施工等突出隐患问题。二是聚焦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工程等重点,加强专项执法检查,严查“抢进度、赶工期”、违章施工、野蛮施工等行为。三是持续加大高风险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违法发包、转包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四是严格施工现场焊接动火作业和用电管理,严禁宿舍、工棚等私接乱拉和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

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巩固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成果,强化燃气供应企业入户检查服务,重点整治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以及餐饮经营场所、商住混合体、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隐患。二是持续推进燃气管线隐患治理,重点整治易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老旧管线带病运行、占压地下管线等重大隐患。三是完善燃气管道保护机制,加强施工企业与主管部门、燃气企业的联动,重拳整治第三方工程破坏行为,严防盲目施工。四是严格气瓶、气灶、管阀等燃气设施质量监管,彻查整治售卖使用“黑气瓶”问题,推广加装燃气安全装置。

电动自行车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重点排查治理电动自行车在市场准入、销售管理、行驶停放等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解码提速行为。二是严格把控销售渠道,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的经营资质和进货台账,严禁销售超标、非法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三是积极推进存量劣质电池报废回收和以旧换新,严防劣质产品在市场流通,坚决消除存量隐患。四是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严禁在建筑内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和充电,督促居民小区、单位等建设集中充电设施,规范充电行为,防止因充电不当引发火灾事故。

工贸行业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按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聚焦涉爆粉尘、检维修作业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开展隐患排查。二是严查工贸企业违法外包外租行为,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责任随外包而外担的行为,督促企业加强对外包外租单位的安全管理,明确双方安全责任。三是督促工贸企业依法依规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装备,大力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提高本质安全,有效降低高危场所和岗位现场作业风险。重点检查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督促企业有针对性修订完善有限空间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坚决避免因不懂不会、无知无畏、盲目施救等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特种设备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强化涉燃气、氨气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充装单位的充装许可资质是否在有效期内,充装前后检查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气瓶追溯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严禁充装超期未检、报废气瓶和非自有产权气瓶,严厉打击违规充装行为,保障气瓶充装环节的安全。二是全面检查医院、商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电梯维保情况,督促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加强协作,确保安全保护装置灵敏可靠,严防电梯困人、伤人事件发生。三是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类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文化和旅游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重点排查旅游景区内的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确保制动装置、游客束缚装置、联锁保护装置等安全可靠。二是全面排查景区内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和临崖、临沟、临水、急弯、陡坡等高风险路段,督促经营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和警示标识设置。三是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野景区周边的巡逻,重点检查野景区的入口管控情况,严禁游客进入危险区域,避免因野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强化对旅游节庆活动、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的安全预案制定、现场安全管理等情况的监督,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校园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督促各类学校、幼儿园对校园内老旧校舍、临时建(构)筑物、大跨度建筑(体育馆、礼堂、饭店)等重点建筑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实施分级管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综合采取修缮加固、停用、拆除等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对校园内消防水池、化粪池、窨井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有限空间区域要设立警示标识,加装防坠网,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实施专人监督管理。三是重点排查师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会议室、教职工住宅楼等人员集中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用电用气、易燃易爆物品、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等关键部位的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全面整改。

油气长输管线和电力安全排查整治

一是自然资源、发改等部门要主动衔接,做好管道、电力线路与国土空间、交通运输、生态红线相遇时的统筹协调,进一步理顺城镇扩张与管道、电力线路的关系。二规范涉管道保护行政许可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落实,切实落实风险管控举措。三是紧盯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和冻土层坍塌等问题,防范油气长输管道“漏管”和电力线路“覆冰”问题发生。

其他行业领域结合其行业领域特点、重点关键环节,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把每个行业领域、每个企业、每个环节、每个部位、每个装备设施都排查到位,隐患治理到位,坚决打赢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